上海纳入国家“长护险制度”试点城市

发布日期:2016-10-20

10月19日,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、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共同主办的“国际老龄人群健康峰会”闭幕。国家卫计委和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一项合作调查显示,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,目前依赖护理和需要一部分照顾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4000万人,其中有1200万必须完全依赖护理的老年人口。与会专家指出,上海纳入了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,相关配套制度正在细化研究。

640.jpg


未来20年老龄化极速发展

在国际老龄人群健康峰会上,全国老龄委副主任吴玉韶列出一组数据,根据“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报告”的预测,从2015年至本世纪末,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分三阶段发展——第一阶段是未来20年(2015年至2035年)的极速发展阶段,这一阶段老年人口将从现有的2.22亿人增加到4.18亿人,年均增加1000万人,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占比将由16.1%升至28.7%。第二阶段为缓速发展阶段(2035年至2053年),人口由4.18亿增加到4.87亿,老年人口比重由28.7%升至34.8%。

这一阶段人口高龄化特征明显,80岁以上高龄人口由0.6亿增加到1.18亿。新增老年人口中,超过八成是高龄人口。第三阶段为平稳发展阶段(2053年到2100年),老年人口与其他年龄段人口共同减少,从4.87亿缓慢减少至3.83亿,老年人口比重在32%至34%区间浮动,形成相对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高峰平台。

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护理站

老龄化越来越严重,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却让人担忧。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司副司长何炤华透露,国家卫计委和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一项合作调查发现,目前在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,在他们三分之二的剩余人生当中,忍受着慢性病的煎熬,大约有四分之三的老年人,一亿五千万老年人是慢性病的患者,“慢性病、心理疾病和社会因素是主要的健康影响因素,对于老年人而言,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。”

上海老龄化程度比较高、患病率也比较高。据悉,老人平均患病率是1.9种,患2种以上的占43.4%,但是护理机构、养老机构的资源相对比较少,养老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能力又不足。在养老人才方面,今后是远远不够的。

老龄化社会,带来的一些社会的问题,也促使政府应该加强医养结合方面做出一些努力。对此,沪上多位专家透露,上海医养结合的目标是,计划到2017年,所有的社区服务中心与相应的医疗机构作为支撑,和所有的养老机构能结对子。护理床位方面,计划建成8万张。60岁以上户籍老人,每100人有1.5张床位,养老和护理床位各50%。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家庭和社区,发展社区居家护理,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护理站。

已启动照护统一需求评估

与会专家指出,上海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长期护理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。据相关调查显示,截至2015年底,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435.95万人,占户籍总人口的30.2%;60岁以上老人中,部分或完全不能生活自理的人数约占7%,在80岁以上老人中约占25%。同 时,上 海 多 数 家 庭 呈“4-2-1”倒金字塔结构,由于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不足,有些老人聘请一些护理服务感觉负担比较重。

2013年7月,上海在基本医保制度框架下,从补齐居家护理服务供给的短板入手,将相关居家医疗护理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,以推动建立护理需求评估体系和护理服务供给体系,为探索建立长护险制度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。2015年初,上海以徐汇、杨浦等5个区作为试点,启动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试点,并于2016年扩大至全市所有区。这一尝试整合现有的高龄老人医疗护理需求评估、老年照护等级评估和老年护理院出入院标准,将评估结果(分1-6照护等级)与老人护理服务需求进行对接和匹配,方便老年人申请,优化资源配置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十三五”期间将加强探索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,目前,上海已完成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总体框架和顶层设计研究,从2016年5月至现在,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相关问题进行了细化研究,制订若干配套文件等,推进相关工作开展。

健康老龄化应在一生中体现

在国际老龄人群健康峰会上,如何推动健康老龄化,成为了国内外权威专家共同热议的话题。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文教授表示,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,不应仅局限在老年人群。健康老龄化应该在人的一生当中得以体现,这应该有全面的干预措施,比如说生命的延长,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更加令人满意的护理制度,家庭养老的改善,减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
“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新的寿命增长的阶段,就是多出30年是新的生命阶段,我们怎么做好准备应对这个阶段呢?”哥伦比亚大学公卫学院院长琳达·弗里德教授指出,在每个国家都能感受到寿命在不断的延长。我们发现以后80%的脑卒中、心脏病、二型糖尿病和4%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,预防措施在每个年龄段都有巨大的意义。

(文章来源:新闻晨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