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日报 | 联众医疗:云端数据让医疗影像看得方便又清楚

发布日期:2018-02-13

砥砺奋进的五年·创新创业成果巡展

本报记者 何 亮

“基于欧美引进的先进技术和理念,刚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消化吸收进行本地化创新,这就给我们带来足够的时间窗口和机遇做事情。”时隔5年,联众医疗CTO汪凌对创业的时机记忆犹新,2013年涉足“云影像”这一“互联网+医疗”的专业应用领域,在2015年4月上线第一家三甲医院,此后相继在全国多个省份的数百家医院落地服务,并承建了贵州和辽宁两个省级“影像云”平台,开启联众医疗在移动医疗领域的拓展之势。

创业初期,由于受制于医疗行业信息化的一些特殊现状,比如:信息系统复杂且相对封闭、数据不互通不共享、涉及患者隐私数据安全要求高、互联网应用普及相对较低等等,我们的市场拓展的确遇到很多困难。但是,联众医疗从来没有怀疑过影像无胶化、电子化、云端化的趋势。此后几年,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新政,鼓励“互联网+”、云计算与大数据、第三方影像中心等的发展,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念,也给探索“云影像”应用的联众医疗以极大的发展前景,我们的产品也不断快速迭代。

随后的2016年,联众医疗凭借先发优势,在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总决赛上一举夺魁,并从一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。

是时候跟医疗胶片说再见

“很多医生告诉我说,现在医院的大夫既不看纸质的片子也不看胶片,而是通过PACS(影像存储与传输)系统使用显示屏阅片。”联众医疗高级副总裁、CTO汪凌预判,“从技术的角度说,电子阅片时代已然到来,是时候跟传统的医疗胶片说再见了。”

CT在断层扫描时会产生几十甚至数百张影像,用胶片打印呈现只能是从中选出部分,至于打印出的部分胶片是不是真正反映病灶谁也不知道。

假设患者使用CT做了胸肺部位的检查,产生层厚为1毫米的一组影像序列,检查出一个约3毫米直径的结节疑似肿瘤,理论上说会有3、4个断层扫描即影像片子是能够看到这个结节,但如果打印出来的胶片恰巧没有包含这几张,就很可能会引起漏诊或误诊,即便都打印出来去其他医院再诊断也会遇到不认同的挑战——医生拿不到全部原始影像数据就无法准确判断结节的大小、位置等关键信息,从而无法给出精确的诊断。

“医生需要所有原始数据,才可以做测量、窗宽窗位分析、三维重建等相应的影像后处理操作,才可以精准的判断病灶。这些都需要在计算机上通过专业的工具软件来处理,而不是简单看影像胶片。”汪凌告诉科技日报记者,医疗水平的提高需要新技术、新方法对传统医疗手段的赋能。

在汪凌的手机端,记者看到一个患者的肺部病理图像随着轴线的拖动在运动地展示,而且选择三维重建模块后,记者看不懂的专业影像在数秒钟后被建构成三维模拟的人体器官。从图片呈现到动画展示,从单点判断到过程判断,断层扫描的越细密,身体器官的还原越真实,给患者的呈现就越准确。汪凌打了个比方,三维重建就像3D打印,断层扫描的越薄、越细,器官复印的越精密。

这种展现方式对专业医生可能并不是必需的,可对患者而言,复杂的病情也可以在他的眼前形象可见可感,这无疑是保障病患知情的有益方式。

影像诊断在云上实现加速

现在,具有影像后处理功能的设备大都身居医院,服务对象是医院的医生。如果一个普通病患到基层卫生院拍了片子,只有医院里的医生可见,病患拿不到,其他专家也看不着,联合诊疗如何实现?

联众医疗通过影像云技术,将影像设备生产的数据集中到云端存储、处理、传输,病患在移动终端就可以查阅个人数据,也可为医生提供原始的标准影像信息,将医院的服务从院内拉伸到线上无限扩展。

看似简单的过程背后,每个环节都有严苛的条件和标准。

存储需要大量可扩充的空间和隐私化的存储方式。汪凌介绍,医学影像是一个极大的数据量,他的体量占医学临床数据的80%以上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,临床数据门诊病历保存15年,住院病历保存30年。但是,由于条件所限,很多医院执行并不到位——医院满房间的铁皮柜,铁皮柜里就是影像光盘,“无备份的存储和光盘可读性的不确定性都保证不了数据的长久使用。”汪凌表示,借助第三方成熟的云存储技术和碎片化的存储方式,既可解决医院数据存储的空间压力,也可以能够保证第三方无法知道是什么数据,也不知道是哪家医院和哪个患者即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。

影像处理还包括对图像进行无损压缩,很多数据一旦受到损伤便不具备医疗诊断的意义。

对传输和展现的要求就是影像的精准化,这对实际应用的意义至关重要。去医院拍片子是一个基本的手段,如何实现在手机界面的简单、快速查阅,依托的是系统的快速反应。比如信息检查需要精准的定位于服务器,而且在手机上看影像时既没有任何的数据下载,还要保证实时性,影像查阅没有马赛克和迟滞的感觉,这些都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支撑。

点击这里阅读原文